直言取祸直言无讳直言无隐直言勿讳直言正谏直言正论直言正色直撞横冲
直言取祸[zhí yán qǔ huò]
解释
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
出处
《左传·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示例
下官目睹其奸,不容不奏,岂不知~。★明·王士桢《鸣凤记·幼海议本》
直言无讳[zhí yán wú huì]
解释
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出处
语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士,不同君所欲;见不善而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已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示例
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晋书·刘波传》
直言无隐[zhí yán wú yǐn]
解释
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同直言无讳”。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臣不忍坐视君国之危亡,故敢直言无隐。”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年兄宜直言无隐,某亦有肺腑相通。”
示例
旋用御史徐启文奏,今中外臣工于时事阙失,~。★柯劭忞《清史稿·后妃传·文宗孝贞显皇后》
直言勿讳[zhí yán wù huì]
解释
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同直言无讳”。
出处
清·张廷玉《明史·弋谦传》尔群臣勿以前事为戒,于国家利弊、政令未当者,直言勿讳。”
示例
无
直言正谏[zhí yán zhèng jiàn]
解释
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出处
《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示例
其有~之士,敢决徇义之夫,二十五日,悉集华林东门,人别引见,共论得失。★《北史·魏纪四·肃宗孝明帝》
直言正论[zhí yán zhèng lùn]
解释
正直公道的言论。
出处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王荆公始用事,公以直言正论折之,不能胜。”
示例
无
直言正色[zhí yán zhèng sè]
解释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出处
《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示例
~,论不阿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
直撞横冲[zhí zhuàng héng chōng]
解释
形容向前突破,不可阻挡或毫无顾忌地乱冲乱闯。
出处
《英烈传》第二十八回这些随来的精勇,个个持死杀来,真个是摧枯拉朽,直撞横冲,杀得友谅远走二十里之地。”
示例
无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