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斟今酌古准今酌金馔玉酌水知源酌盈剂虚酌盈注虚着人先鞭着三不着两
酌古斟今[zhuó gǔ zhēn jīn]
解释
指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参照。
出处
明·杨慎《词品·填词用韵宜谐俗》此词连用数韵,酌古斟今,尤妙。”
示例
无
酌古准今[zhuó gǔ zhǔn jīn]
解释
择取古代之事,用来比照今天的情况。
出处
明·张居正《请专官纂修疏》今既汇为一书,固当深究本原,备详因革,酌古准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
示例
此是丞相~,仿《孙子》十三篇而作。★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酌金馔玉[zhuó jīn zhuàn yù]
解释
喝酒的杯子是金的,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
出处
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酌金馔玉待鸣钟。”
示例
无
酌水知源[zhuó shuǐ zhī yuán]
解释
饮水要明白它的来源。比喻不忘本。
出处
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之二六谬膺重任,得免愆尤,实老师教庇所及,酌水知源,敢忘衔结。”
示例
无
酌盈剂虚[zhuó yíng jì xū]
解释
拿多余的弥补不足的或亏损的。
出处
《清会典事例·户部·积储》以别州县谷价之赢余,添补采买,为酌盈剂虚,挹彼德兹之计。”
示例
无
酌盈注虚[zhuó yíng zhù xū]
解释
指以有余调剂不足。
出处
明·沈榜《宛署杂记·经费下》盖量人为出,酌盈注虚,举望紧置邮,罔不皆然。”
示例
无
着人先鞭[zhuó rén xiān biān]
解释
比喻做事情比别人抢先一步。
出处
《晋书·刘琨传》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
示例
无
着三不着两[zháo sān bù zháo liǎng]
解释
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象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着三不着两的。”
示例
无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