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道德仁义君子仁义之兵仁义之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能仁仁至义尽
仁义道德[rén yì dào dé]
解释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处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示例
你说凡是一口~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仁义君子[rén yì jūn zǐ]
解释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出处
《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示例
无
仁义之兵[rén yì zhī bīng]
解释
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示例
无
仁义之师[rén yì zhī shī]
解释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示例
如此说来,虽然谋叛之徒,倒也忠义可嘉。本帅~,何愁杨枭不灭。★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én zhě jiàn rén,zhì zhě jiàn zhì]
解释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
《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示例
俗话说~,所以我们对这些人的看法应该理解。
仁者能仁[rén zhě néng rén]
解释
旧指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卖弄你仁者能仁,倚仗你身里出身。”
示例
都只为美貌潘安,~,一会家心中自忖,谁与俺通个殷勤。★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
仁至义尽[rén zhì yì jìn]
解释
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出处
《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示例
况且他们还说和我们共同管理,总算是~的了!★冰心《斯人独憔悴》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