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衔天宪口谐辞给口血未干口壅若川口燥唇干口直心快口中雌黄口中蚤虱
口衔天宪[kǒu xián tiān xiàn]
解释
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同口含天宪”。
出处
无
示例
无
口谐辞给[kǒu xié cí gěi]
解释
指言辞诙谐敏捷。
出处
无
示例
无
口血未干[kǒu xuè wèi gān]
解释
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
出处
《左传·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示例
~,宋人背盟,寡人伐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
口壅若川[kǒu yōng ruò chuān]
解释
比喻禁舆论之害。
出处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示例
夫心险如山,~,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
口燥唇干[kǒu zào chún gān]
解释
燥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出处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示例
无
口直心快[kǒu zhí xīn kuài]
解释
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
出处
巴金《家》倒是觉慧口直心快,他终于说了出来。”
示例
无
口中雌黄[kǒu zhōng cí huáng]
解释
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出处
《晋书·王衍传》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更改,世号口中雌黄。”
示例
议论反复曰~。★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事物譬类》
口中蚤虱[kǒu zhōng zǎo shī]
解释
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犹如口中之虱。故又作口中虱”。
出处
《韩非子·七术》(王)以临东阳,则邯鄣口中虱也。”
示例
校尉韩威进曰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虏,无异~。”★《汉书·王莽传》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