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恩忘义负诟忍尤负固不宾负固不服负衡据鼎负荆请罪负荆谢罪负老提幼
负恩忘义[fù ēn wàng yì]
解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同负恩背义”。
出处
元·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紧降阶,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
示例
无
负诟忍尤[fù gòu rěn yóu]
解释
忍受指责和怨恨。
出处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责备之严,诚不足怪。庸讵知当局之负诟忍尤,艰难应付,有非楮墨所能罄者。”
示例
无
负固不宾[fù gù bù bīn]
解释
依恃险阻而不臣服。同负固不服”。
出处
《宋书·武帝记中》自负固不宾,干纪放命,肆逆滔天,窃据万里。”
示例
无
负固不服[fù gù bù fú]
解释
依恃险阻而不臣服。
出处
《周礼夏官大司马》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郑玄注负,犹恃也,固,险可依以固者也;不服,不事大也。”
示例
张维等今被大兵围困,~。★《水浒传》第九九回
负衡据鼎[fù héng jù dǐng]
解释
指身居高位,肩负重任。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孔光负衡据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注负衡据鼎,指处丞相位♀,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
示例
无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释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示例
我今特来寻贤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
负荆谢罪[fù jīng xiè zuì]
解释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同负荆请罪”。
出处
金·马钰《满庭芳·谢咸阳王法师》词追悔无由,不免放效廉颇。专专负荆谢罪,望吾师、痛挞则个。”
示例
无
负老提幼[fù lǎo tí yòu]
解释
形容百姓全体出动,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同负老携幼”。
出处
《云笈七签》卷十九当期之世,水旱蝗虫,五谷饥贵,兵革并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负老提幼,散流他方。”
示例
无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