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相半得失在人得手应心得天独厚得兔忘蹄得未尝有得未曾有得心应手
得失相半[dé shī xiāng bàn]
解释
得失得到与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当,不相上下。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全琮传》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得谓全哉?”
示例
竟不晓何谓,犹不若石城之~也。★宋·岳珂《梙史·石城堡寨》
得失在人[dé shī zài rén]
解释
指人生的胜利失败就取决与本人的努力与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出处
无
示例
无
得手应心[dé shǒu yīng xīn]
解释
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同得心应手”。
出处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示例
~,奚事揣摩之计;入经出传,耻为孟浪之谈。★明·吴承恩《寿王可斋七帙障词》
得天独厚[dé tiān dú hòu]
解释
天天然,自然;厚优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出处
清·洪亮吉《江北诗话》卷二得天独厚开盈尺,与月同园到十分。”
示例
曹沾进园,草草看了,便觉这南园”~,就在它有一片好水。★端木蕻良《曹雪芹》十八
得兔忘蹄[dé tù wàng tí]
解释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羋。
出处
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示例
后之贤者,有如以水投水者乎?有如~者乎?★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
得未尝有[dé wèi cháng yǒu]
解释
指前所未有,今始得之。同得未曾有”。
出处
宋·苏轼《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
示例
无
得未曾有[dé wèi céng yǒu]
解释
指前所未有,今始得之。
出处
《楞严经》卷一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示例
承先生封都给我回信,于小鬼”实在好象在盂兰节,食饱袋足,~了。★鲁迅《两地书·七》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解释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处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示例
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茅盾《子夜》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