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圭撮不失毫厘不失时机不失黍絫不时之须不时之需不识不知不识大体
不失圭撮[bù shī guī cuō]
解释
圭撮容量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形容数量准确。
出处
《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示例
无
不失毫厘[bù shī háo lí]
解释
失差×厘很小的重量或长度的单位。不差一毫一厘米。
出处
《荀子·儒效》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
示例
无
不失时机[bù shī shí jī]
解释
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出处
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如果……努力去做,还不失时机。”
示例
无
不失黍絫[bù shī shǔ lěi]
解释
犹言丝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
出处
《汉书·律历志上》权轻重不失黍絫。”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十黍为絫,十絫为一铢。”
示例
无
不时之须[bù shí zhī xū]
解释
不时之需。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
出处
宋·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示例
平时所以为民虑者甚周,缓争~,亦为民计而已矣。★宋·陈亮《送徐子才赴富阳序》
不时之需[bù shí zhī xū]
解释
不时不是预定的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
出处
宋·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示例
粮食要有充分的储备,以应~。
不识不知[bù shí bù zhī]
解释
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出处
《列子·仲尼》尧乃微服游于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示例
然尝闻尧舜之世,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所谓~,顺帝之则”是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不识大体[bù shí dà tǐ]
解释
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出处
《史记·平原虞卿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晋·袁宏《后汉记》卷一○臣愚浅,不识大体。”
示例
上斥为~,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清史稿·高宗本纪》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