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毫发不差毫厘不差累黍不差上下不臣之心不成器不成三瓦不成体统不逞之徒
不差毫发[bù chā háo fà]
解释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出处
唐·张说《进浑仪表》令仪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朔弦望,不差毫发。”《朱子语类》卷十六自慊,正与自欺相对,不差毫发。”
示例
无
不差毫厘[bù chā háo lí]
解释
不差一毫一厘。
出处
宋·李昿《太平广记》一百五十八郑引《玉堂闲话·许生》显晦之事,不差毫厘矣。”
示例
无
不差累黍[bù chā lěi shǔ]
解释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出处
《汉书·律历志上》权经重者不失黍累。”
示例
无
不差上下[bù chā shàng xià]
解释
不分高下,差不多。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示例
这个一向坚实乐观的汉子第一次遭到烦扰的袭击了,简直就同一个处在这种境况的平常人~一点抓拿没有。★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不臣之心[bù chén zhī xīn]
解释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出处
《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是时术阴有不臣之心,不利国家有长主,外托公义以答拒之。”《晋书·周处传》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恆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示例
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不成器[bù chéng qì]
解释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出处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示例
这厮~,如何却在这里。★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四回
不成三瓦[bù chéng sān wǎ]
解释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出处
《史记·龟策列传》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室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
示例
无
不成体统[bù chéng tǐ tǒng]
解释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示例
此时官厅上乱烘烘的,闹了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七回
不逞之徒[bù chěng zhī tú]
解释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出处
《左传·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示例
如有~假托民军,借端扰害治安,即为人民公敌。★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