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详的诗(共224首)
Posted by Sumoon on 2019-07-26佚句
所愿暂知居者乐,无使时称主者劳。
(中宗幸安乐公主第,从官赋诗,日知卒章,独存规诫,识者多之)。
佚句
令乘骢马去,丞脱绣衣来。
(《赠上蔡令潘好礼拜御史》,见《朝野佥载》)。
佚句
魂逐东流水,坟依独坐山。
(《哭陈子昂》)。
佚句
三代掌纶诰,一身能唱歌。
(见《乐府杂录》)。
佚句
明月飞出海,黄河流上天。
(《暮行潼关》)。
佚句
芙蓉初出水,桃李忽无言。
(《观内人楼上踏歌》)。
佚句
夜夜月为青冢镜,年年雪作黑山花。
(《塞上曲》)。
佚句
雁影数行秋半逢,渔歌一声夜深发。
忽睹邢武辞,泠其金石备。
(《宣城总集》云:唐开元甲子,武平一同河间邢巨同游泾川琴溪,题绝句,古刻尚存。
后一纪,杜伟自柱史谪掾宣城,陪连帅班景倩来观,题句云云。
馀逸)。
佚句
霜添柏树冷,气拂桂林寒。
八十年前棠树阴,竟陵太守公先人。
(愿与竟陵陆羽尝佐岭南连帅李复幕府。
后愿刺竟陵,则复已捐馆,而羽亦前谢。
复父斋物先亦为竟陵守,愿因为七言诗陈事。
见《方舆胜览》)。
佚句
阴天闻断雁,夜浦送归人。
(《送丘郎中》)。
佚句
谁言百人会,兄弟也沾陪。
(《侍宴》见颜真卿集)。
佚句
刻舟寻已化,弹铗未酬恩。
(河西骑将宋青春有剑,是青龙精。
刃所及,若叩铜铁。
青春死,为广琛所得。
或风雨后迸光出室,环烛方丈。
哥舒翰求易以他宝,广琛不与,因赠诗。
见《酉阳杂俎》)。
佚句
梦里换春秋。
(《咏华清宫》)。
佚句
莫言闲话是闲话,往往事从闲话来。
何必剃头为弟子,无家便是出家人。
(见张为《主客图》)。
佚句
常愿追禅理,安能挹化源。
(鸿渐酷好浮屠道,晚年乐退静,常悠然赋句,朝士多属和之。
见本传)。
佚句
因缘三纪异,契分四般同。
(挚与李行敏同姓,同甲子、同年登第,俱二十五岁,又同门,故云。
见《纪事》)。
佚句
在室愧屋漏。
(绶子温疾革,诵绶此句曰:“今不负斯诫矣。
”见《唐书》)。
佚句
桃花浪里成龙去,竹叶山头退鹢飞。
(《赠柳棠及第》,见《纪事》)。
佚句
庾岭东边吏隐州,溪山竹树亦清幽。
(见《方舆胜览》)。
佚句
地灵无俗草,岩静有仙禽。
(《等慈寺北岩》,见《方舆胜览》)。
佚句
白鸟远行树,玉虹孤饮潭。
(《庐山瀑布》)。
佚句
四五片霞生绝壁,两三行雁过疏松。
(以上见《纪事》)。
佚句
抛芥子降颠狒狒,折杨枝洒醉猩猩。
(见《摭言》)。
佚句
山近衡阳虽少雁,水连巴蜀岂无鱼。
(敬之甥雍陶,蜀川上第后,薄于亲友,不寄书。
敬之让焉,陶得诗愧赧)。
佚句
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
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
落日长安道,秋槐满地花。
(以上并见《纪事》)。
佚句
中丞为国拔贤才,寒俊欣逢藻鉴开。
(《赠知贡举陈商》,见《池阳志》)。
佚句
莫将韦监同殷监,错认容身是保身。
(懿宗朝,澳为吏部侍郎,不受请托,为执政所恶,出为邠宁节度。
时宰复发其部事,罢镇,以秘书监分司东都。
尝戏吟此句,京师权幸闻而尤怒之。
见《唐书》)。
佚句
珠箔卷繁星,金樽泻月明。
身死为修刘稹表,名高因让陆洿书。
(《吊欧阳秬》。
秬,詹从子,开成中擢第。
司勋郎中陆洿弃官隐吴中,后赴召复出,秬移书让之,因不出。
秬名益闻,竟赴泽潞刘稹幕辟。
稹表指斥时政,朝廷疑秬所草,流崖州,赐死)。
佚句
尘飞遗恨尽,花落古宫平。
(《洛阳古城》)。
佚句
红粉笙歌人代远,月明陵树水东流。
(《铜雀台》)。
佚句
露团沙鹤起,人卧钓船流。
(见《摭言》)。
佚句
只向国门安四海,不离乡井拜三公。
(《赠王重荣》。
《纪事》:重荣镇河中,燕投此诗,甚加礼敬。
竟以凌轹诸从事,受正平之祸)。
佚句
芍药花开菩萨面,棕闾叶散野人头。
(璘与李群玉相遇岳麓寺,群玉待之甚浅。
曰:“请与公联句。
”破题而授之,璘略不伫思,继之云云。
群玉遂屈。
见《纪事》)。
佚句
虚心纤质雁衔馀,凤吹龙吟定不如。
(薛阳陶善吹芦管。
蔚镇淮海,阳陶为浙右小校,监押度支。
运米至,蔚召,令出芦管,于赏心亭奏之。
蔚大嘉赏,赠诗此其终篇也)。
佚句
今朝拜贡盈襟泪,不进新芽是进心。
(常州旧贡阳羡茶。
僖宗幸蜀,枳间关驰贡,故有此句。
见《常州志》)。
佚句
万蕴千牌次碧牙,缥笺金字间明霞。
(賨善楷书。
天复中,挈家自华至陈,未尝废词翰。
其题经藏有此句,见《宣和书谱》)。
佚句
一箭不中鹄,五湖归钓鱼。
(见《地志》)。
佚句
烟随红焰断,化作白云飞。
(七岁时咏野烧,识者知其为青云器)。
佚句
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鸟点头行。
(见《纪事》)。
佚句
绮罗因片叶,桃李谩同时。
(咏桑,见《诗注总话》)。
佚句
都缘心似水,故以钵为舟。
(《题壁画杯渡道人》)。
佚句
路指丹阳分虎节,心存双阙恋龙颜。
(《赴润州镇赐饯》,见《江表志》)。
佚句
甜于泉水茶须信,狂似杨花蝶未知。
(《咏雪》)。
佚句
半窗月在犹煎药,几夜灯闲不照书。
(《病中》,并见《江表志》)。
佚句
至人无梦梦不到,天道恶盈盈有馀。
(《闲书》)。
佚句
龙髯已断嫔嫱老,豹尾不来岐路长。
(《读武帝内传》)。
佚句
翻身腾白浪,探爪擢明珠。
(永新令请题屏画戏珠龙。
令好受馈遗,元龟写意讥之。
令悟,追捕,遂亡入金陵)。
佚句
因借梦书过竹寺,学耕秋粟绕茆原。
(《寄柳宣》)。
佚句
芭蕉叶上无愁雨,自是多情听断肠。
(戎昱诗有“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门外有芭蕉。
”代为之答)。
佚句
风雨揭却屋,全家醉不知。
(咏渔父,见《江南野录》)。
佚句
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
雁飞南浦砧初断,月满西楼酒半醒。
晓来羸驷依前去,目断遥山数点清。
(《宿江城》,并见《锦绣万花谷》)。
佚句
迈古文章金鸑鷟,出群行止玉麒麟。
(《赠邵拙》,见《马令书》)。
佚句
风便磬声远,日斜楼影长。
(游古观,见《郡阁雅谈》)。
佚句
好是晚来香雨里,担簦亲送绮罗人。
(见《诗史》)。
佚句
莲中花更好,云里月常新。
(南唐宫嫔窅娘善舞,后主作金莲,令窅娘缠足作新月状,舞莲中。
镐诗因窅娘作也。
见《道山清话》)。
佚句
天下传将舞马赋,门前迎得跨驴宾。
(《献高侍郎》)。
佚句
砚贮寒泉碧,庭堆败叶红。
(《赠宣城宰》)。
佚句
燕掠琴弦穿静院,吏收诗草下闲庭。
(《赠徐学士》,见《雅言系述》)。
佚句
年年闻尔者,未有不伤情。
(《蝉》)。
佚句
出得风尘者,合知岐路人。
拂榻灯未来,开门月先入。
忽生云是匣,高以月为台。
入夜虽无伤物意,向明还有动人心。
(《画虎》,并见《吟窗杂录》)。
佚句
金茎来白露,玉宇起清风。
(《侍宴》,见《吟窗杂录》)。
佚句
红旆渡江霞蘸水,青蛇出匣雪侵衣。
(赠池阳守陈德诚)。
佚句
云散便凝千里望,日斜长占半城阴。
(《升元阁》)。
佚句
只住此山宁有意,向来求佛本无心。
(《赠嘉禾峰僧》)。
佚句
万国不得雨,孤云犹在山。
(见《江南野录》)。
佚句
先生不在此,千载只空山。
(题斋壁,见《江南野录》)。
佚句
建水旧传刘夜坐,螺川新有夏江城。
(刘洞有《夜坐》诗,夏宝松有《宿江城》诗皆见称一时,号刘夜坐、夏江城云)。
佚句
一雨洗残暑,万家生早凉。
(《漳江感怀》)。
佚句
暮鸟归巢急,寒牛下陇迟。
(《村居》)。
佚句
算吟千百首,方得两三联。
清时不作登龙客,绿鬓闲梳傍草堂。
(《赠黄岩》,并《雅言系述》)。
佚句
淮船分蚁队,江市聚蝇声。
(《夜宿金山》,见《古今诗话》)。
佚句
人间不见月,天外自分明。
(《中秋不见月》,见《大定录》)。
佚句
烧平樵路出,潮落海山高。
(见《葆光录》)。
佚句
行人折柳和轻絮,飞燕衔泥带落花。
(见《西清诗话》)。
佚句
轻身都是义,殉主始为忠。
(《咏志》)。
佚句
满堂罗绮兼朱紫,四代儿孙奉老翁。
(德昭理家以孝爱闻,每时序置酒,环列几席者凡四从,故其诗云。
见《备史》)。
佚句
雪浦二月江湖阔,花发千山道路香。
(见《备史》)。
佚句
海边红日半离水,天外暖风轻到花。
(《春日》)。
佚句
雨声鞭自禁门出,一簇人从天上来。
(《赠王枢密处回》,见《异闻录》)。
佚句
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
(浣花溪江皆创亭榭,孟昶游之,曰:“曲江金殿锁千门,未及此。
”廷珪赋句,昶称善。
见《蜀梼杌》)。
佚句
无钱将乞樊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
(彬初投谒马殷,知客樊姓者索贿不得,不与通。
后为《九州歌》干之,又不问,因入蜀。
见《南部新书》)。
佚句
桑柘残阳里,儿孙落叶中。
(彬有子稚齿,作《田父诗》云云。
廖凝见之,知其不寿,寻果卒。
见《郡阁雅谈》)。
佚句
向外疑无地,其中别有天。
(《大内盆池》)。
佚句
方外共推为道友,关中独自占诗家。
(《赠滕郎中》)。
佚句
炎暑郁蒸无处避,凉风消息几时来。
(见《古今诗话》)。
佚句
月沈湘浦冷,花谢汉宫秋。
(《挽马希范夫人》,见《五代史补》)。
佚句
须把咽喉吞世界,盖因奢侈致危亡。
若须抛却便抛却,莫待风高更亦深。
(并《渔父》篇。
见《五代史补》)。
佚句
夜长灯影灭,天绕鹤声孤。
(见《吟窗杂录》)。
佚句
金筈离弦三尺电,星髇破的一声雷。
(射,吟窗杂录)。
佚句
背日流泉生冻早,逆风归鸟入巢迟。
(《山中即事》,见《雅言系述》)。
佚句
胜日登楼望,山川一半春。
(《桂林逍遥楼》)。
佚句
也知别有风光主,花蕾枝枝似去年。
(《题藏舟浦花》,见《南部新书》)。
佚句
金殿圣人看纵笔,玉堂词客尽裁诗。
(《赠光》)。
佚句
菱叶乍翻人采后,芰荷初没舸行时。
(见《纪事》)。
佚句
春寒酒力迟,冉冉生微红。
(《寒月》)。
佚句
自然草木性,谁祝元化功。
湓浦风生破胆愁。
血染剑花明帐幕,三千车马出渔阳。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见张为《主客图》)。
佚句
小桥风月年年事,争奈潘郎去□何。
(见《南部新书》)。
佚句
清猿啼远木,白鸟下前滩。
(《秋日江干远望》)。
佚句
鹤归秋汉远,人去草堂空。
(《经王山人旧居》)。
佚句
虽当南北路,不碍往来人。
(《道傍树》)。
佚句
钓叟无机沙鸟睡,禅师入定白牛闲。
(《江寺闲书》)。
佚句
天涯故友无来信,窗外拒霜空落花。
(《暮秋怀故人》,并见《雅言杂载》)。
佚句
雨壁长秋菌,风枝落病蝉。
(《即事》)。
佚句
老筇支瘦影,寒木凭吟身。
诗债到春无处避,离愁因醉暂时无。
(《春日偶题》)。
佚句
茶香解睡磨铛煮,山色牵怀著屐登。
(《即事》)。
佚句
身闲不恨辞官早,诗好常甘得句迟。
(《赠致仕黄损》,见《雅言系述》)。
佚句
白日故乡远,青山佳句中。
(见《酉阳杂俎》)。
佚句
冥云生易满,秋草长难高。
落星一石几千年,门外何人扣汉川。
(《白石镇古城》)。
佚句
五千里地望皆见,七十二峰中最高。
(《祝融峰》)。
佚句
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下第东归,见《海录碎事》)。
佚句
架上紫衣闲不著,案头金字坐长看。
(《赠温州大云寺僧鸿楚》,见《高僧传》)。
佚句
溪从沮水流嶓冢,岭接青泥入剑天。
(《青泥山》)。
佚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小旗村店酒,微雨野塘花。
(见《南部新书》)。
佚句
地偏云自去,日暮山更深。
恰似传花人饮散,空抛床下最繁枝。
艳魄香魂如有在,还应羞见堕楼人。
(二生并与武椽游,步非烟死,同赋其事)。
佚句
扫叶随风便,浇花趁日阴。
(《赠隐者》)。
佚句
闲云生不雨,病叶落非秋。
(《夏日》)。
佚句
三月能辞千日醉,一生能得几回看。
(见《诗话总龟》)。
佚句
最是五更留不住,向人枕畔著衣裳。
(熙载婢妾甚多,不为防闲,往往私出侍客,客赋诗云云。
见《南唐近事》)。
佚句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乡关。
(《思乡》)。
佚句
玉排复道珊瑚殿,金错危椆翡翠楼。
(题三学院经楼)。
佚句
此花不与众花同,为感高僧护法功。
(《大慈寺芍药》,并《吟窗杂录》)。
佚句
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道远擎空钵,深山踏落花。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雨过花争出,云空月半生。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鸟正啼隋柳,人须入楚山。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高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遂有冥心者,还寻此境来。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又因风雨夜,重到古松门。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道晦金鸡伏,时来木马鸣。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谁来看山寺,自去扫松门。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此生还自喜,馀事不相侵。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白鬓无心镊,青山得意多。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一春能几日,无雨亦多风。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苦雨秋涛涨,狂风野烧翻。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须知三尺剑,只为不平磨。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要路争先进,闲门肯暂过。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已难消永夜,况复听秋霖。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大雪路亦宿,深山水也吞。
(赠僧,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亡国空流水,孤祠掩落花。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山魅隔窗舞,鵩鸟入帘飞。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磴危攀薜荔,石滑疏莓苔。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日落无行客,天寒有去鸿。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正思浮世事,又到古城边。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寻常风雨夜,应有鬼神看。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寄宿山中寺,相辞海上僧。
(齐己《风骚旨格》)。
佚句
风吹榆荚叶,雨打木瓜花。
(炙毂子《诗格》)。
佚句
是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佚句
西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佚句
那堪怀远路,犹自上高楼。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佚句
白云风散尽,红叶水流来。
(徐寅《雅道机要》)。
佚句
妾如无异意,君弃也甘心。
(徐寅《雅道机要》)。
佚句
野过云根阔,山高树影长。
(徐寅《雅道机要》)。
佚句
古迹应重别,生缘不暂停。
(徐寅《雅道机要》)。
佚句
一个字未稳,数宵心不闲。
(徐寅《雅道机要》)。
佚句
别地叶频落,去程山已寒。
(徐寅《雅道机要》)。
佚句
但取诗名得,何论下第频。
(徐寅《雅道机要》)。
佚句
早起赴前程,邻鸡尚未鸣。
(文彧《诗格》)。
佚句
白地一回雨,儿孙拾得金。
(文彧《诗格》)。
佚句
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
(文彧《诗格》)。
佚句
灯微山馆雨,角咽海城秋。
(文彧《诗格》)。
佚句
去帆看已远,临水立多时。
(《桂林诗评》)。
佚句
家贫为客早,路远得书稀。
(《桂林诗评》)。
佚句
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桂林诗评》)。
佚句
我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桂林诗评》)。
佚句
一瓶居无外,万木老禅中。
(《桂林诗评》)。
佚句
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
(《桂林诗评》)。
佚句
空山行客少,独树晚蝉多。
(《桂林诗评》)。
佚句
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
(待月,王正字《诗中旨格》)。
佚句
窗寒风渐紧,灯落夜将深。
(秋日言怀,王正字诗中旨格)。
佚句
云梦几行去,潇湘一夜空。
(送雁,王正字《诗中旨格》)。
佚句
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
(蟋蟀,王正字《诗中旨格》)。
佚句
故园从小别,夜雨近秋闻。
(王正字《诗中旨格》)。
佚句
书剑别南州,炎荒万里游。
(王正字《诗中旨格》)。
佚句
山盘樵径上,人到雪房迟。
(王正字《诗中旨格》)。
佚句
路经秋雨后,人入乱峰来。
(王正字《诗中旨格》)。
佚句
独树知秋早,孤舟觉夜寒。
(王正字《诗中旨格》)。
佚句
马饥餐落叶,鹤宿晒残阳。
(王正字《诗中旨格》)。
佚句
路远春行尽,家贫愁到时。
(《吟窗杂录》)。
佚句
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
(《吟窗杂录》)。
佚句
江声兼小雨,暝色入啼猿。
(《树萱录》)。
佚句
藕隐玲珑玉,花藏缥缈容。
(《树萱录》)。
佚句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树萱录》)。
佚句
网断蛛犹织,梁空燕不归。
(《树萱录》)。
佚句
倒身无著处,呵手不成温。
(《苦寒》见《事文类聚》)。
佚句
几多诗弟子,无限酒知闻。
(《悼方干》见《海录碎事》)。
佚句
床上小薰笼,韶州新退红。
(《乐府》见陆务观集注)。
佚句
看时人步涩,展处蝶争来。
(《题于兢画牡丹》,兢字德源,长安人,梁宰相也。
见《见闻志》)。
佚句
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
轮囷如象鼻,潇洒绝青蝇。
(《碧筩杯》,见杨慎《艺林伐山》)。
佚句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国史补》曰:。
佚句
进士科得之艰难,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诗云。
《画墁录》以为赵嘏作)。
佚句
曾题名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衣。
(神龙已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塔下题名,及第后知闻。
或遇未及第时题名处,则为添前字,故诗云。
见《摭言》)。
佚句
华阳观里钟声集,建福门前鼓动期。
(新进士放榜后翌日,排光范门候过宰相。
虽云排建福门,实集于西方馆,故诗云云。
见《南部新书》)。
佚句
陇右诸侯供语鸟,日南太守送名花。
(李德裕营平泉,远方之人,多以异物奉之,时有题诗云云。
见《剧谈录》)。
佚句
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
(德裕为相,颇为寒进开路。
及谪官南去,人咏此。
见《摭言》)。
佚句
让劫已令多士伏,沽名还得世人闻。
(陈咏有诗名,善弈棋。
昭宗幸陕之岁,策名归蜀,韦庄以诗贺之。
乡中有嫉善者,属和韦诗云云,比之涤器当垆也。
见《纪事》)。
佚句
人为子推初禁火,花愁青女再飞霜。
(《寒食》,见《事文类聚》)。
佚句
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江南自初春至初夏,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最后为楝花风,故唐人有此句。
见《东皋杂录》)。
佚句
兰汤备浴传荆俗,水马浮江吊屈魂。
(唐人《午日》诗。
南方竞渡,治其舟使轻利,名飞凫,名水车,又名水马。
见《荆楚岁时记》)。
佚句
城头椎鼓传花枝,席上抟拳握松子。
(见《东皋杂录》)。
佚句
鸟向不香花里宿,人从无影月中归。
(《雪》)。
佚句
轻著冻痕销水面,密随和气入花根。
(《春雪》)。
佚句
万木尽如花落候,四檐鸣□雨来时。
(《晴雪》,王安石尝举此三联,云唐人诗)。
佚句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在翰苑,见榴花止开一朵,有诗。
陈正敏谓此乃唐人诗,非安石所作。
见《泊宅编》)。
佚句
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
(见《锦绣万花谷》)。
佚句
蝉离楚树鸣犹少,叶到嵩山落更多。
(《风骚旨格》)。
佚句
风和日暖方开眼,雨润烟浓不举头。
(《风骚旨格》)。
佚句
窗前闲咏鸳鸯句,壁上时观獬廌图。
(《风骚旨格》)。
佚句
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风骚旨格》)。
佚句
一点孤灯人梦觉,万重寒叶雨声多。
(炙毂子《诗格》)。
佚句
此心只待相逢说,时复登楼看远山。
(炙毂子《诗格》)。
佚句
九江有浪船难济,三峡无猿客有愁。
(炙毂子《诗格》)。
佚句
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凤骨毛寒。
(炙毂子《诗格》)。
佚句
谁家绿酒欢留客,何处红楼睡失明。
(炙毂子《诗格》)。
佚句
雨露施恩无厚薄,蓬蒿随分有枯荣。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佚句
去年花下留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佚句
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佚句
蛇蝎性灵生便毒,蕙兰根异死犹香。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佚句
三间茅屋无人到,十里松门独自游。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佚句
翻忆旧山青碧里,绕庵闲伴野僧禅。
(《云》)。
佚句
不甘五等诸侯荐,直肯九重天子知。
(刘素者,字仲华。
好学,不事科举,颇通迁、固、寿、晔之书,尝有人贻诗云云,然卒不及仕。
见《江南野志》)。